MOTIONDR. 的核心是在於以現代科學化的方式分析顧客的姿勢和活動,判斷異常的動作功能,找出造成活動問題(和降低活動表現能力的不正常負擔來源,並且根據此分析結果提供一套完整且個人化的解決方案,預防傷害及疼痛的發生,維護良好活動功能和生活品質。

目前分類:高爾夫球與其他運動 (1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007/05/19 經濟日報 白淳升專欄
文/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健康體能中心主任 白淳升

根據研究顯示,沒有做好熱身運動是造成高爾夫球運動傷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熱身運動就如同機器運轉前的熱機,可以有效地幫助機器運作順暢與增長使用壽命。然而並非所有球友都有做熱身運動的好習慣。英國運動醫學期刊在2001年刊 登一篇調查指出,在1,040位業餘球友中,只有54%的人在打球前有做熱身運動,其中約有89%的人將空揮桿當成是最常做的熱身運動。
雖然國內沒有相關的調查,但相信結果相差不遠。因此,為了改善此現象,如何讓球友們了解熱身運動的好處,並教導球友們如何正確做好熱身運動是兩大重要課題。

文章標籤

MotionD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

文/白淳升(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健康體能中心主任)

 

根據英國運動醫學期刊的報告指出,只有54.3%的球友會在打球前做熱身運動,這些有做熱身運動的球友中,有88.7%是以空揮桿當做熱身運動。

根據筆者的觀察,國內球友似乎也是如此的現象。此外,很多人在打球前也會做拉筋的運動,大部份的球友也都認為拉筋運動就是熱身。但事實上,拉筋只是熱身運動中的一部分,光拉筋並不能達到預防運動傷害的效果。

文章標籤

MotionD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 高球健診站
文/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健康體能中心主任 白淳升博士

上篇文章跟球友們分享到熱身運動的好處,然而根據,英國運動醫學期刊的報告指出,只有54.3%的球友會在打球前做熱身運動,而這些有做熱身運動的球友中有88.7%是以空揮桿當做熱身運動。根據筆者的觀察,國內球友似乎也是如此的現象。此外,很多人在打球前也會做拉筋的運動,而大部份的球友也都認為拉筋運動就是熱身。但事實上,拉筋只是熱身運動中的一部份,光只有拉筋並不能達到預防運動傷害的效果。美國疾病管制中心的一篇研究報告指出,若沒有配合熱身運動,單純拉筋伸展運動並不能協助預防運動傷害,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可能會影響運動表現。 

正確的熱身運動流程可分為四個步驟

一、全身性的有氧運動:

文章標籤

MotionD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 高球健診站
文/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健康體能中心主任 白淳升博士

 

根據研究顯示,沒有做好熱身運動是造成高爾夫球運動傷害的主要原因之一。熱身運動就如同機器運轉前的熱機,可以有效地幫助機器運作順暢與增長使用壽命。然而並非所有球友們都有做熱身運動的好習慣。英國運動醫學期刊在2001刊登一篇調查指出,在1040位業餘球友中,只有54%的人在打球前有做熱身運動,其中約有89%的人將空揮桿當成是最常做的熱身運動。

文章標籤

MotionD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y Dr. Chun-Shun Pai

對於大多數的高爾夫球友而言,如何選擇適合的球桿和球,一直是他們所關注的焦點,也是各大球具公司所致力研發的重點。有趣的是,很少聽到有球友互相討論高爾夫球鞋的話題。的確,高爾夫球鞋一直是各種高爾夫球相關器具中較不被重視的一項,這可能與觀念有關。一般球友認為選擇高科技的球桿與球,可以增加表現降低桿數,但球鞋卻不能,然而,事實上並非如此。 

高爾夫揮桿動作,主要經由上半身的轉動,帶動重心的移轉所完成。然而,要順利地揮出有效且漂亮的一桿,主要取決於下半身的穩定性,而足部則扮演著引導下半身的重要角色。早期高爾夫球鞋是用來搭配衣服,而隨著科技的進步,生物力學專家藉由先進的動作分析與足底壓力分析,更了解揮桿時足部的動作與重心的轉移,提出一些有關高爾夫球鞋設計的新觀念。首先,研究者發現,若將高爾夫球鞋後跟部位墊高,可以增加揮桿擊球的距離和準確度,用於愈長的桿子愈有明顯的效果,而墊高的高度愈高,效果愈好。以一號木桿而言,墊高1/4英吋可以增加擊球距離約30公尺,而墊高1/2英吋可以增加40公尺。 

此外,有一篇研究顯示,高爾夫球手若穿著一雙有良好設計的鞋墊打球,可以明顯地增加桿頭速度達7%之多,換算成距離大約15碼,且可以降低打球疲勞的速度,也就是說打9洞後,揮桿時桿頭的速度不會降低太多,可以保持揮桿的一致性,較不會在後9洞因為疲勞而使揮桿動作走樣進而影響表現。另一份研究也指出,穿著特殊設計的鞋墊打球,可以增加平衡與本體感覺反射,使揮桿更為輕鬆穩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Newman實驗室兩位研究人員分析高爾夫球揮桿時足部的動作,發現兩腳在揮桿時重心的移轉方向與位置不同,建議鞋子底面的設計在軟硬度與鞋釘的位置,應左右腳不同,右腳應強化前內側,左腳則強化前外側。且根據其差點高底,也應有不同的設計,使高差點的球友能做出更適當的揮桿動作。 

上述的研究結果,除了因應左右腳與差點高低差異而設計的鞋子尚未問市外,特殊鞋墊可以經由運動醫學專家分析揮桿後,打模取得。此外,鞋子的後護跟若有加強的硬片設計,可以穩定後足,減少因重心轉移所可能產生的不必要動作,協助穩定下半身;鞋子的中底材質最好有良好的吸震性,以減緩壓力;中底與大底設計應有適當的穩定性,以抵抗因上桿、下桿所產生的扭轉力量,使雙腳有適當的著力點,增加下盤的穩定性,並可強化行走時的穩定性,減緩因在柔軟草地行走所可能帶來的疲乏。大底前腳掌最寬的位置最好有曲折溝的設計,以使在球場上下坡行走推進時更為輕鬆省力。 

文章標籤

MotionD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 高球健診站

文/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健康體能中心主任 白淳升博士

走路是高爾夫球運動中出現最多的動作。根據研究,打一場球下來,大約行走11500步,而踏出的每一步相當於體重的一倍,也就是一位70公斤重的球友打一場球下來,足部大約須承受800萬磅的壓力,對於這個數字,你可能很難想像,足部必須承受如此大的負荷。

然而,許多人都不知道鞋子對足部可能產生的嚴重影響,所以即使是不合腳的鞋子,很多民眾還是覺得無關緊要繼續穿著。實際上,穿著不合腳的鞋子是許多腳趾變形、足底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選擇一雙「適合自己」又「合腳」的鞋子,是每一位球友必須知道的重要課題。

要選擇一雙合腳的鞋子,首先是要知道自己腳的小大尺寸。就像買衣服一樣,知道自己的尺寸,比較容易找到合身的衣服。買鞋時,試穿固然重要,但並非第一步驟,因為腳有支撐身體、緩衝壓力的獨特功能,所以選擇包覆腳的鞋子時更須特別謹慎、要求更精確。測量腳大小尺寸時,最好是站著承重,因為承重時,腳長和腳寬較未承重時大,而且鞋子對腳會產生影響作用是在站立或行走時,再者必須雙腳都要測量,很多人左右腳都有差異,這絕對會影響鞋子尺碼的選擇。

文章標籤

MotionD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 高球健診站

文/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健康體能中心主任 白淳升博士

李先生,從事高爾夫運動3年,相當熱中於此運動,每月打球2~3次,差點18。大約半年前,開完球從砲台式梯台走下來時,不小心扭傷了左腳外側腳踝。當時,腳踝明顯腫脹疼痛,無法再繼續打球。就醫後被診斷為韌帶扭傷,之後接受了包含電療、水療、雷射等復健治療,休息一個月後,腳踝除了輕微腫脹外,活動時已不會感到任何疼痛。

於是李先生迫不及待地重返球場,但成績卻相當不理想。一開始他以為是休息太久導致揮桿動作不平順,加強練習力求突破,但效果依舊不彰。尋求老師的指導後發現,李先生無法穩定地收桿,以致常會打出右曲球。嘗試做了一些調整,卻還是無法有效地完成正確揮桿動作。

今年健康檢查時,他想到是否因為骨骼肌肉方面有所問題,而導致揮桿障礙,因此加了個骨骼肌肉檢測,想好好了解自身的情況。檢測發現,左腳外側韌帶有鬆弛的現象,而左腳腳踝則有外側穩定性異常的問題;揮桿動作分析發現無法有效地完成重心移轉動作,且無法完成平穩的收桿動作,取而代之的是左前腳掌往外移動。

文章標籤

MotionD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 高球健診站

文/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健康體能中心主任 白淳升博士

張先生50歲是一位高爾夫球愛好者,身兼數個球隊的會長,平均一星期打二次球。二星期前在一次用力揮桿開球後,張先生左側肩膀突然感到一陣劇痛,好強的他依然在疼痛下勉強完成最後3洞。初期,他以為只是單純的肌肉拉傷,就像一年前受傷一樣,只要休息個幾天便沒有問題,然而二個星期後左肩疼痛仍然存在,尤其當抬起左手臂時常會感到一陣刺痛。經過完整的骨骼肌肉檢查後,才發現張先生有關節撞擊症候群的問題,必須接受一段長時間的物理治療才能重返球場。

肩膀是高球運動傷害中排名第四最容易受傷的部位,通常發生於帶動揮桿的左側肩膀。忽略可能過度使用的警訊、無法發展或維持良好的揮桿機制、沒有正常的肌肉力量….等都是影響肩膀正常運作的重要因素。

過度使用是受傷發生的最主要原因,頻繁的打球容易造成肩膀旋轉肌疲乏,降低肌肉的耐受力,進而使得肌肉曝露在拉傷發炎的危險中。年輕的球友(年齡小於35歲),其肩膀問題多是因為旋轉肌拉傷發炎所造成;而年齡較長的球友則多是旋轉肌撕裂或肩關節退化等問題造成肩膀疼痛。

文章標籤

MotionD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式健康檢查醫院-聯安診所健康體能中心顧問 白淳升博士

愛上小白球運動的你,如果揮桿老是練不好,可別氣餒以為自己技不如人,這有可能是因為你的骨骼肌肉力量不平衡所造成的。

很多桿數無法降低的球友,一定深深為『揮桿缺乏一致性』的問題所苦!揮桿缺乏穩定性會使得球友在打球時形成許多不同的揮桿平面,導致擊球就如打散彈槍一樣球無定向,有時偏右曲有時偏左曲,一場球打下來,想必是軍心渙散啊!大家都知道學習正確的揮桿姿勢與方法是克服揮桿不穩定的不二法門,也因此,球友們通常會尋求專業高爾夫球教練的指導,藉以學習正確的高爾夫球打法及技巧。

理論上來說,只要依循教練的方法,再加上勤快的練習,應該可以輕輕鬆鬆打得一手好球,事實上卻不盡如此。

相信打過高爾夫球的人都有一個體驗,當教練教你如何正確地轉動身體、如何揮桿,有時你就是怎麼樣也無法達成教練的要求,即使你勤快不斷地練習,進步仍然非常有限!舉一個例子來說,大部分的教練都會提醒球友上桿時右膝彎曲的角度要維持好,以免導致右腿伸直時過度轉動臀部,脫離正確的揮桿平面。但有時候,即使教練已指導正確的重心移轉的方法,很多球友仍做不到。根據實際案例分析的結果,球友們做不到的主要原因為膝關節肌肉力量不平衡與臀部肌肉力量不足所導致。

文章標籤

MotionD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 高球健診站

文/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骨骼肌肉健診中心主任 白淳升博士

相信各位球友對於「平衡」這兩個字一定不陌生。在我們學習或調整揮捍的過程中,常會聽到這兩個字:使用一號木桿揮擊時,身體必須維持「平衡」,且收桿時的姿勢也必須保持好「平衡」,才能確保球的正確行進路線;打沙抗球時,將腳用力踩進沙中,以確保揮桿時,身體能維持「平衡」-----。

是的,我們都知道揮桿時身體必須維持平衡,但有多少人知道什麼是平衡呢?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相信很多人都不知如何來回答。維持身體的重心;動作的平穩度---等,是一般人常會的回答。或許先從一個不平衡的例子來說明,大家比較容易了解。想像一個初學者揮桿的動作,用力一揮,球仍停留在原地,但身體轉了一圈。不管是我們自己或是其他人,都曾經歷過類似的情況,這就是一個身體失去平衡的最佳例子。

「平衡」指的是在運動/活動中,能夠控制你身體的能力。我們進一步用例子來解釋平衡。首先,在這篇文章中,高爾夫球揮桿便是一種運動/活動。在揮桿的過程中,包含了好幾個不同動作:擺位、上桿、下桿、收桿等,這幾個動作相連貫起來,構成了揮桿打球這個運動。而每一個動作的完成,都必須由身體各相關部位協調做出特定擺位或姿勢,以一定的節奏變換、連接而完成擊球的活動。舉例來說:擺位時,手握桿的方法和手腕彎曲的角度;上桿時,手腕上彎的角度;下桿擊球時,手腕旋轉的動作;收桿時,手腕彎曲的方向等,這些動作如何連貫一起,則須仰賴神經肌肉系統的控制能力。良好的控制能力能夠協調整合身體各個部位,在適當的時機,收縮某些肌肉,並放鬆某些肌肉,帶動關節,做出適當的動作或姿勢,並在適當的時機,轉換成另一個動作或姿態,以完成整個活動。

文章標籤

MotionD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 高球健診站

文/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骨骼肌肉健診中心主任 白淳升博士

小時候常聽長者教導要站有站姿、坐有坐姿才有良好儀態,以後不容易出現變形成酸痛。從骨骼肌肉方面而言,這句話是正確的,而這句話也可運用在高爾夫球揮桿上。好的準備擊球動作及姿勢,除了令人賞心悅目外,可以優雅輕鬆地完成揮捍動作,更重要的是,可以創造更好的Power,使你的game更有成就感,更加享受揮桿的樂趣。

有一個簡單的測試可以讓你了解好姿勢所可以造成的效果。首先,坐在一張無靠背的椅子上,放鬆上半身(呈現駝背、頭前傾的姿勢)然後將上半身往後右旋轉,就如同揮桿右轉上桿一樣,感受所能旋轉的範圍,接著挺直上半身,縮下巴,再做同樣的旋轉動作,相信你一定會感受到可旋轉的範圍明顯變大。

如同上述的例子,良好姿勢可以將骨頭關節擺在良好的位置(neutral position),從這個位置下可以做出較大範圍的關節動作。此外,在良好位置下,肌肉較容易做出良好的收縮,產生較大的肌肉力量,而配合較大的關節活動範圍,可以創造出更大的力矩,也就是擊球power。

文章標籤

MotionD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 高球健診站

文/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健康體能中心主任 白淳升博士

王小姐,40歲,是一位高爾夫球痴。一週打球四次、練球三次,短短三年的時間,差點從36晉升為9。三週前,她不得不停止打球,因為她發現當她揮桿時,左手肘疼痛且無力,這種現象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但這一次特別明顯且嚴重。因此她決定接受骨骼肌肉健診,找出真正的原因,徹底解決這個長期困擾她打球的問題。

問診後發現,其實王小姐早在三年前剛開始打球時,就已經有左手肘疼痛的問題,但通常在冰敷且休息兩天後,疼痛就會消失。這三年來,這樣的症狀會反覆地發生,但也都在王小姐自己可以處理控制的範圍之內。雖然在一年前發生過一次劇烈的疼痛之後,她曾經就醫,並同時接受按摩、推拿、電療等,但一直都沒有起色,最後不得已才以打針方式將症狀解除。在為王小姐作的理學檢測中發現,她的左手臂手肘外側肌肉群緊繃,肌力檢測也呈現較無力的狀況,且收縮時會有明顯疼痛,外側手肘關節的骨頭突出處也有明顯的壓痛點。在分析其揮桿動作後發現:王小姐的上桿動作短且快速,揮桿時手臂肌肉群緊繃。

其實手肘是高爾夫球運動中,僅次於下背部最容易受傷的部位。根據國外的統計資料顯示,有33%的球友深受手肘疼痛的夢魘所苦。王小姐的手肘疼痛是典型的「網球肘」,也就是手肘外側肌腱發炎。以右手打球的朋友來說,手肘傷害較容易發生在左手肘。下桿時,肌腱因為加速動作與肌肉強力收縮而緊繃,若肌腱長期反覆拉扯,便容易造成撕裂,進而演變成發炎的現象。

文章標籤

MotionD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