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IONDR. 的核心是在於以現代科學化的方式分析顧客的姿勢和活動,判斷異常的動作功能,找出造成活動問題(和降低活動表現能力的不正常負擔來源,並且根據此分析結果提供一套完整且個人化的解決方案,預防傷害及疼痛的發生,維護良好活動功能和生活品質。

文/ DR. 白淳升

 

概要:腳底骨刺是跟骨和足底筋膜連接的部分,長出骨頭增生物的疾病。

原因:由於足底筋膜長期承受不正常壓力而被拉長或退化、外傷,對附著在跟骨部分的足底筋膜造成很大的負擔而引起發炎,長期下來,會對跟骨附著處產生不正常的刺激,而產生增生物。跟骨的部位所長的骨刺,在行走時足底筋膜拉緊推進的動作將會產生疼痛,所以工作時需要長時間站立、或到處走的人,要特別注意。另外,從事長距離慢跑等運動的選手們,也要小心。還有,體重增加也會加重足底筋膜的負擔。

症狀:由骨頭長出來的增生物,本身不會使身體產生疼痛但若壓迫至神經或其他的組織而會使神經或其他的組織產生疼痛。腳底板的腳後跟部分會隱隱作痛。常見的特徵是,早上起床後,踏出第一步時會痛,長時間靜止不動、或坐著時,站起來要踏出第一步也會感到疼痛,慢慢多走幾步後疼痛會稍微減輕,但走久之後又會感覺到疼痛。骨刺常發生的置在足底筋膜附著於跟骨的地方,基本上骨刺本身不會產生疼痛,若有疼痛的現象,常是因附著在骨刺上的筋膜發炎所致。

文章標籤

MotionD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安預防機構/聯安醫週刊 第47期 2007.12.13

文/骨骼肌肉健診顧問 Dr.白淳升 

走路是日常生活中出現最多的動作。根據研究,我們踏出的每一步相當於體重的一倍,對於這個數字,你可能很難想像,足部必須承受如此大的負荷。

然而,許多人都不知道鞋子對足部可能產生的嚴重影響,所以即使是不合腳的鞋子,很多民眾還是覺得無關緊要繼續穿著。實際上,穿著不合腳的鞋子是許多腳趾變形、足底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選擇一雙「適合自己」又「合腳」的鞋子,是每一位民眾都必須知道的重要課題。

選擇一雙合腳的鞋子,首先是要知道自己腳的小大尺寸。就像買衣服一樣,知道自己的尺寸,比較容易找到合身的衣服。 

文章標籤

MotionD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民生報/文:Dr. 白淳升

 

鞋子大約在支埃及時代便己出現,當時的人們為了預防寒冬的侵襲,所以用獸皮製做了鞋子來包裹足部以免受侵害。隨著時代的進步,鞋的功能除了提供保護雙足的作用外,亦能提供支撐、舒適和美觀的功能。

 

由於職業的關係,我常會特別留意他人的腳及其所穿的鞋,但卻很少發現有人穿著一雙既美觀且又合適的鞋子,這種情況在女性尤為常見。鞋楦過窄,腳趾頂著鞋頭,腳背勒得太緊,鞋幫太鬆或太緊,鞋跟過高,鞋跟不穩,鞋子過大等,都是不合適的鞋子。

文章標籤

MotionD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 高球健診站
文/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健康體能中心主任 白淳升博士

上篇文章跟球友們分享到熱身運動的好處,然而根據,英國運動醫學期刊的報告指出,只有54.3%的球友會在打球前做熱身運動,而這些有做熱身運動的球友中有88.7%是以空揮桿當做熱身運動。根據筆者的觀察,國內球友似乎也是如此的現象。此外,很多人在打球前也會做拉筋的運動,而大部份的球友也都認為拉筋運動就是熱身。但事實上,拉筋只是熱身運動中的一部份,光只有拉筋並不能達到預防運動傷害的效果。美國疾病管制中心的一篇研究報告指出,若沒有配合熱身運動,單純拉筋伸展運動並不能協助預防運動傷害,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可能會影響運動表現。 

正確的熱身運動流程可分為四個步驟

一、全身性的有氧運動:

文章標籤

MotionD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 高球健診站
文/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健康體能中心主任 白淳升博士

 

根據研究顯示,沒有做好熱身運動是造成高爾夫球運動傷害的主要原因之一。熱身運動就如同機器運轉前的熱機,可以有效地幫助機器運作順暢與增長使用壽命。然而並非所有球友們都有做熱身運動的好習慣。英國運動醫學期刊在2001刊登一篇調查指出,在1040位業餘球友中,只有54%的人在打球前有做熱身運動,其中約有89%的人將空揮桿當成是最常做的熱身運動。

文章標籤

MotionD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民生報/文/Dr. 白淳升

腳就像人體的一面鏡子,可以反映出身體老化的情況,隨著年齡的增長,足部的變化會對我們產生極深遠的影響。嚴重的足部問題可能讓一個人失去活動的能力,甚至無法獨立生活。所以,認識常見的足部問題,並維護足部的正常功能,應是每一位年長者好好重視的課題。

在身體老化的過程中,最明顯的足部變化莫過於皮膚的改變。皮膚變乾燥、缺乏彈性,表皮溫度下降及可能產生過度角質化…等的現象,都是常見的足部皮膚退化。由於缺乏「水和作用」和「潤滑」,使皮膚變得乾燥,皮膚細胞的彈性分子因老化而漸失去彈力,使得皮膚變得較沒彈性;血液循環變差、腿部和足背的毛髮脫落、皮膚溫度下降,退化的皮膚更容易因不當的磨擦而產生角質化增厚,此皮膚增厚的現象較常見,於腳後跟和前腳掌底部,可能因走路踩到此區域,而感到不舒服。此外,趾甲會增厚,但易破碎,若穿著太小或太窄的鞋子,則容易增加趾甲斷裂的危險。

一般而言,年長者的腳會變寬,此乃因拇趾外翻變形或前腳掌橫腳弓塌陷所致。腳趾容易出現爪形趾或錘形趾等變形,導致無法穿著一般款式的鞋,肥胖或因血管問題所引起的水腫,會改變腳的外形,進而影響其所選擇鞋子的大小。感覺異常是另一個常見的問題,對壓力或溫度的敏感度下降,使年長者無法對高溫/低溫或壓力做出適當的反應,容易出現燙傷或壓迫傷害,關節活動度下降,肌肉力量減少,動作控制能力降低,都容易影響年長者的行動能力,並可能造成跌倒。此外,血管壁彈性減弱,血流阻力增加,都會進一步影響足部的循環。骨質密度的降低,也會讓足部的骨頭,承受壓力的能力下降,增加產生骨折的機率。


文章標籤

MotionD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y Dr. Chun-Shun Pai

 

概要:是一種全身性的滑膜疾病

原因:是最常見的慢性關節炎,發炎是因為細胞性免疫和體液性免疫異常所造成病因仍然不明,會影響關節軟骨,鬆弛韌帶、破壞骨骼。

症狀:常見於小關節,手部和腳部有對稱性腫大,早晨易有關節僵硬的現象,白天僵硬即消失,疾病發展最後造成關節變形。

文章標籤

MotionD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y Dr. Chun-Shun Pai

對於大多數的高爾夫球友而言,如何選擇適合的球桿和球,一直是他們所關注的焦點,也是各大球具公司所致力研發的重點。有趣的是,很少聽到有球友互相討論高爾夫球鞋的話題。的確,高爾夫球鞋一直是各種高爾夫球相關器具中較不被重視的一項,這可能與觀念有關。一般球友認為選擇高科技的球桿與球,可以增加表現降低桿數,但球鞋卻不能,然而,事實上並非如此。 

高爾夫揮桿動作,主要經由上半身的轉動,帶動重心的移轉所完成。然而,要順利地揮出有效且漂亮的一桿,主要取決於下半身的穩定性,而足部則扮演著引導下半身的重要角色。早期高爾夫球鞋是用來搭配衣服,而隨著科技的進步,生物力學專家藉由先進的動作分析與足底壓力分析,更了解揮桿時足部的動作與重心的轉移,提出一些有關高爾夫球鞋設計的新觀念。首先,研究者發現,若將高爾夫球鞋後跟部位墊高,可以增加揮桿擊球的距離和準確度,用於愈長的桿子愈有明顯的效果,而墊高的高度愈高,效果愈好。以一號木桿而言,墊高1/4英吋可以增加擊球距離約30公尺,而墊高1/2英吋可以增加40公尺。 

此外,有一篇研究顯示,高爾夫球手若穿著一雙有良好設計的鞋墊打球,可以明顯地增加桿頭速度達7%之多,換算成距離大約15碼,且可以降低打球疲勞的速度,也就是說打9洞後,揮桿時桿頭的速度不會降低太多,可以保持揮桿的一致性,較不會在後9洞因為疲勞而使揮桿動作走樣進而影響表現。另一份研究也指出,穿著特殊設計的鞋墊打球,可以增加平衡與本體感覺反射,使揮桿更為輕鬆穩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Newman實驗室兩位研究人員分析高爾夫球揮桿時足部的動作,發現兩腳在揮桿時重心的移轉方向與位置不同,建議鞋子底面的設計在軟硬度與鞋釘的位置,應左右腳不同,右腳應強化前內側,左腳則強化前外側。且根據其差點高底,也應有不同的設計,使高差點的球友能做出更適當的揮桿動作。 

上述的研究結果,除了因應左右腳與差點高低差異而設計的鞋子尚未問市外,特殊鞋墊可以經由運動醫學專家分析揮桿後,打模取得。此外,鞋子的後護跟若有加強的硬片設計,可以穩定後足,減少因重心轉移所可能產生的不必要動作,協助穩定下半身;鞋子的中底材質最好有良好的吸震性,以減緩壓力;中底與大底設計應有適當的穩定性,以抵抗因上桿、下桿所產生的扭轉力量,使雙腳有適當的著力點,增加下盤的穩定性,並可強化行走時的穩定性,減緩因在柔軟草地行走所可能帶來的疲乏。大底前腳掌最寬的位置最好有曲折溝的設計,以使在球場上下坡行走推進時更為輕鬆省力。 

文章標籤

MotionD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時報/91.1.23/文:Dr. 白淳升

不曉得你在買鞋時,是否曾有這樣的情形發生:走進鞋店、看好款式,告訴店員鞋子的尺碼、然後試穿,結果卻發現這雙鞋太小或太大了,這是因為我們腳的大小會隨著環境的不同而有所改變,如:傍晚比清晨大、夏天又比冬天大,此外,左右腳的大小可能會不一樣,女性在生理期和妊娠期,腳也會變大,再加上不同鞋廠所使用的楦頭不同,鞋子的大小也會不同,要避免這些因素,量取腳的大小尺寸就是最好的因應方法。

就像買衣服要注意袖長、肩寬、胸圍、身長,我們的腳同樣也擁有獨特的尺寸,透過專業的量腳五大步驟,我們就可以得知自己雙腳的數字:

  1. 尋找第一蹠趾關節的位置:也就是腳趾轉折往前推進的地方,當我們穿上合適轉折點的鞋子行走時,會更輕鬆自然。
  2. 測量腳長:腳後跟到最長腳趾的長度加上1公分,即是合鞋的長度。
文章標籤

MotionD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By Dr. Chun-Shun Pai

概要:

我們人類是以將血液中的葡萄糖轉變為能量來維持生命活動的,而血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就稱為血糖,而要將血糖轉變為活動能量,必須仰賴一種賀爾蒙──胰島素。糖尿病起因於胰島素分泌不足,而這種現象一直持續的結果,就造成葡萄糖未能完全轉換成能量、而殘留在血液當中,使得血液中葡萄糖濃度過高〈高血糖〉,這就是糖尿病。如果高血糖的狀態持續很久,排泄時,尿中就會含有葡萄糖,也就是糖尿病這個名稱的由來。

以種類來說,糖尿病分為依賴胰島素型〈IDDM〉和非依賴胰島素型〈NIDDM〉兩種類型。依賴胰島素型的糖尿病患者,由於體內處於缺乏胰島素的狀態,所以每天都要注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維繫生命,這類型的患者以小孩子和年輕人居多。相對的,非依賴胰島素類型的糖尿病患者,在發病初期,胰島素分泌仍然正常,但是卻無法發揮有效的作用,必須依靠運動及飲食療法,並服用加了降低血糖的藥來控制血糖分泌,這是40歲以上的人常見的糖尿病類型。

原因:

文章標籤

MotionD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